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天價過路費觸痛了養車一族脆弱的神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慧聰汽車維修保養網】沸沸揚揚的“天價過路費案”在“重整旗鼓”之后再一次展現在公眾的視線里,也再次深深觸痛廣大有車一族最脆弱的養車神經。汽車作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在中國以“井噴式”的發展速度高速運轉著,但是,在高速發展的背后,我們還可以看到,汽車作為消耗品在中國市場得到認可的艱辛歷程。擁有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中國人民普遍的消費觀是相對保守的,對于汽車這種消耗品的接受,可以說是歷經了上下幾代汽車人的努力。但是,此次天價過路費案一出,再次讓所有有車族掩卷沉思。再此,我們暫不討論天價過路費案深深的內涵,我們僅就“過路費”一項小做討論。 在中國,養一輛車所需費用不僅僅是汽車本身的例如用油、維修、保養等,還要承擔高額的其它費用,例如——過路費。 朋友在京工作,家在唐山,不遠的距離,開車油費少的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每次回家還是寧愿選擇火車等較為擁擠的交通方式,不是他環保,而是,一路上各種“收費站”讓他回家的費用會高出油費好幾倍,因此雖然有車,每次回家,好友還是享受不到有車的快樂。相信,在中國飽受此類“煎熬”的有車一族不在少數。 汽車本來是為了方便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各種費用的“疊加”,它卻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樂。平日在都市中,擁堵的交通使行車沒有任何快感,假日遠行,高額的“過路費”使我們“望而卻步”。 除卻養路費不說,我們中國的車主養車費用也是很“可觀的”。汽車不是一次性消費品,在購車費用之后,等待車主的是各種項目源源不斷的支出。車主明顯感覺到,今年以來,包括燃油費、車險、保養費等在內的多項支出均有增加。2011年1月1日起,小排量車購置稅提至10%,汽車業的三大扶持政策又有可能全部退出。這無疑使彷徨在買與不買十字路口的公眾再次徘徊。 再加上汽油和柴油價格全面上漲,各地加油站出現的“油荒”現象愈演愈烈,加之目前社會各界都在熱烈討論的燃油稅實施問題,更是給本來壓力巨大的有車族和猶豫的準有車族帶來考驗。從目前的養車費用支出來看,如果車輛不發生事故或是較大故障,保險費與油費是其中最大的兩筆支出。車主普遍感嘆用車成本偏高,甚至超出承受能力,但他們都承認:未來仍有很大的上漲可能。 近年來針對全球油價上漲的現狀,各大車企設計、宣傳車型時開始著重省油這一細節;廣大車主在購買了愛車之后也紛紛上網狂收集養車省錢策略;各大媒體也將報道重點傾向于如何降低養車成品。再此,我想說,我們的相關部門是不是也要出臺一些受公眾認可的“政策”,以減輕老百姓的養車負擔,也推動整個支柱產業的發展。畢竟,車主一人省錢是省自己的錢包,媒體“省錢”是省了受眾群的錢,而政策一出,省了全天下有車族的錢,并且還可以推動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