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修知識
全北京市機動車目前保有量為150萬輛,這還在以每天上牌新車超過200輛的速度激增。在享受汽車帶來替步便捷的同時,不少市民也在為修理愛車而苦惱。小剮蹭,小毛病本來就讓人心煩,再讓黑了心的維修廠家一攪和,那叫一個上火。 運管處近日對汽車維修市場進行了集中整治,記者在隨同采訪時通過對比一些被查糾的案例發現:一些市民維修愛車時步入誤區,與不了解機動車維修的有關規定不無關系。今日特列舉其中的四個案例,并請市運管處專家進行解讀,以提高市民維修愛車時的辨別力和維權意識。 案例一:汽車美容店干起維修店大也得有資質 案例:二馬路某汽車養護公司內,屋內一輛汽車貼遮陽膜剛進行到一半,現場一臺升降機架伸進了另一輛汽車底部,在對排氣管進行修理,店門旁赫然豎著“拋光、封釉、貼膜、凹坑填補”等廣告招攬客戶。 店主出示工商營業執照進行辯解,但執照上的經營范圍僅限于汽車美容、裝飾、汽車內飾品零售。 【專家解讀】市民維修車輛時,一定要看清店家是否有維修經營許可證。從事汽車維修經營是需要經過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許可的,獲得一類、二類汽車維修經營許可的可以從事相應車型的整車修理、總成修理、整車維護、小修、維修救援、專項修理;獲得三類汽車維修經營許可的可以分別從事發動機、車身、電氣系統、自動變速器維修、涂漆、輪胎動平衡和修補、四輪定位檢測調整、供油系統維護和油品更換、噴油泵和噴油器維修、曲軸修磨、氣缸鏜磨、散熱器(水箱)、空調維修、車輛裝潢(蓬布、坐墊及內裝飾)、車輛玻璃安裝、車身清潔維護等專項維修業務,經營者可以獲得一個或多個維修項目的經營資質。 目前機動車維修實行質量保證期制度,車輛整車大修、總成修理、整車維護、小修和專項修理都有明確的保證期,如在保證期內車輛出現問題可以視情要求返修、無償返修或賠償,但前提是必須到有資質的維修廠家。 汽車美容與汽車修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汽車美容店沒有修理汽車的資質,消費者需謹記。 案例二:車身改色不能隨心所欲須警方出具證明 案例:群眾舉報幸福中醫院北的某修補店為汽車提供改色服務,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發現該維修店沒有取得《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證》,卻從事汽車鈑金、涂漆、輪胎修補等維修作業。 【專家解讀】該維修店屬于無證經營,這里應特別提醒的是目前有很多消費者,為了追求個性和時尚,隨意為自己的車輛改色或改變車身外觀,這些行為都是法律法規不允許的。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明確指出機動車維修經營者不得擅自改裝機動車,不得承修已報廢的機動車,不得利用配件拼裝機動車,托修方要改變機動車車身顏色,更換發動機、車身和車架的,應當取得公安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在查看相關手續后方可承修。 如果違反上述規定,不但要對車輛維修者進行處罰,委托修理的一方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此,廣大有車一族在給自己愛車改色或改變車身外觀之前要辦理相關的手續,否則自己可能也得挨罰。 汽修廠內市民可自助查詢維修項目的價格 案例三:賣配件的給更換配件維權沒保障 案例:市民陳女士在幸福區片一家汽車配件店購買了輪胎,店主隨即熱情地幫助陳女士現場進行了更換,事后輪胎出現質量問題,店員稱是陳女士自己安裝使用不當造成,不予理賠。 【專家解讀】目前有部分汽車配件經營者,以購買汽車配件免費更換的名義給用戶更換機油、更換輪胎或零部件等,都屬于無證經營,就像藥店不能給人看病、打針是一個道理。 到沒有經營資質的(無證經營)或超越許可范圍的修理廠修車危害很大,首先維修質量得不到保障,給車輛運行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修車既需要一定的技術還要有相關的設備,到不具備相關條件的維修店修車,就極易出現維修質量問題。而且有些車輛維修質量問題不是短時間能暴露出來的,一旦出現問題就不是當初省下的那點錢能買得起“單”的,出現事故更是追悔莫及。其次,到沒有經營資質的(無證經營)廠家維修,維權路程相當艱難,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機動車維修質量保證期制度規定,汽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整車修理或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5000公里或者30日;一級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公里或者10日。 質量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機動車維修質量保證期,從維修竣工出廠之日起計算;在質量保證期和承諾的質量保證期內,因維修質量原因造成機動車無法正常使用,且承修方在3日內不能或者無法提供因非維修原因而造成機動車無法使用的相關證據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及時無償返修,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在質量保證期內,機動車因同一故障或維修項目經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負責聯系其他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并承擔相應修理費用。 案例四:維修費用超過千元需簽維修合同 案例:市民錢女士在送車維修時,店主給了一張“維修費1200元”的發票。后期修理好的發動機再次出現問題,與店主協商免費修理未果,錢女士遂將修車店向市運管處投訴。 【專家解讀】有車一族修車時,首先要查看維修企業許可證件和機動車維修標志牌,確認維修企業經營資質及經營范圍。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車輛維修中專用工具、專用設備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提倡廣大車主不但要到有資質的維修企業修車,更要到有專業設備設施、有專業技術人員的修理廠修車。 修車時還應查看和索要相關的派工單、結算清單等維修手續,超過1000元以上的維修作業項目應簽訂維修合同,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和維修糾紛時可以憑上述單證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沒有簽訂合同,也要注意保存有合同功能的相關單據諸如修車單和結算清單。發票有的未注明具體修理部分,只憑發票維權往往比較困難。另外,消費者最好自己保存修車時更換下來的零配件,以防一些經營者對其進行二次利用。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