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zhidao123 品牌汽車維修 2007-07-05
故障現象:一輛豐田海獅輕型客車裝備了lRZ發動機,因發動機動力性差、發動機工作不平穩而對發動機進行了大修。大修后怠速時發動機工作不平穩,在大修時已更換了化油器和火花塞。 故障檢修:經過試車發現:發動機動力性良好,大、中、小負荷時工作都正常,加速性也良好,只是在發動機處于怠速工況時才出現發動機工作不平穩而發抖的現象。故障現象已經確認,下一步應該確定故障原因了。用斷火試驗判斷為第一缸和第二缸工作不良,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維修人員更換了火花塞、缸線,連分電器總成也更換了,故障依然如舊。檢查氣門間隙、配氣正時都正確。再調換化油器,故障也沒有變化。幾經折騰沒有結果,維修人員干脆將氣缸蓋和第一缸、第二缸活塞都拆下檢查(懷疑前兩缸的密封性不好,氣門、活塞等密封不良),還是沒發現問題,裝復后故障絲毫沒有變化。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只好讓車主將車開走,用一段時間觀察一下。 用戶用了幾天車,總覺得發動機工作不良,心里不踏實,于是又把車開回來了。由于已對發動機的相關裝置進行過檢查,所以現在沒有再急于去重復以前的檢查工作。首先對發動機的故障現象進行了仔細觀察,再觀察排氣管的排氣情況,有較輕的發吐的現象。用手背感覺排氣的力度,排氣力度不太大,通過這些情況初步分析,機械部分不應有太大的問題。用尾氣分析儀進行尾氣成分檢測,在怠速時發動機的混合氣偏稀。對化油器進行調整,發現不是尾氣不好,就是發動機抖得更嚴重了,調來調去總達不到理想狀態。回頭一想,由尾氣不正常分析得到的結論不能只說明是油氣不當引起的,點火不好一樣可能導致類似情況,決定再檢查一下工作過一段時間的火花塞的情況。拆下火花塞,發現前兩缸火花塞電極明顯比后兩缸火花塞白,其他狀況都很正常,由此說明混合氣過稀只發生在前兩缸。拆下化油器、進氣歧管進行檢查分析,沒有發現導致前兩缸混合氣過稀的原因。 還有什么原因會導致只是前兩缸的混合氣過稀呢?漏氣!對,這么簡單的原因怎么沒想到呢?其實有很多事就是這樣,在沒對其重視之前,置于眼前都不會太在乎。起動發動機,仔細一聽,好像還真有漏氣的聲音。用化油器清洗劑(可燃物質)對歧管接口、真空管接頭等進行噴射,以檢查是否有漏氣之處,發現在對一只三通真空源連接器進行噴射時發動機轉速升高了,說明此處漏氣,再清理管路發現此真空源處的一根真空管所連接的真空管路另一端直接通了大氣,并且管路沒有阻尼器。更換真空連接器,改正錯誤的真空管路,發動機工作平穩了。 為什么會導致只有前兩缸工作不良呢?首先得從進氣管路結構進行分析:混合氣在化油器處混合后,經兩路(一路到前兩缸,另一路到后兩缸)到達各缸進氣門處,由于上面所述的真空連接器位于一、二缸的進氣歧管上,此處漏氣即相當于從此處引入了一部分新鮮空氣,來對前兩缸的混合氣進行稀釋。為什么只在怠速工況表現得特別明顯呢?一是因為怠速時節氣門開度小(經常清洗化油器的維修人員會很清楚怠速時節氣門開度有多大),進氣量也小,怠速時節氣門后方真空度最大,漏氣量也最大,所以在這時漏入氣體所占比例最大。二是因為怠速時發動機轉速僅是維持發動機平穩運轉的最低速度,因此對氣缸工作不良就很敏感了。 故障總結:這一故障看來并不復雜,如果細心一點,可以很容易找到故障原因。但修車不是光仔細就夠了,只有具備了維修的真功夫才能百戰百勝。從該車維修人員的工作過程和檢修方式上可以看出,他們在進行故障診斷時思路不清晰,沒有正確、完整、系統的思維方式,在診斷故障時就只有常用的那幾招,對常見的幾個部位檢查了之后沒有發現問題,以后的工作就是跟著感覺走了。對這類故障,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新的突破點進行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