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dingqi.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俠名 類別:汽車保養維修 時間:
寶馬在沈陽鐵西的工廠竣工投產了,使其在中國的產能翻番,幾乎同時,英菲尼迪終于宣布要在中國國產了。時間再往前退一點,凱迪拉克宣布要在中國建立全新的工廠;傳言稱福特要把旗下豪華品牌林肯引入中國;雷克薩斯計劃今年在中國的銷量增長50%以上。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豪華品牌在中國的日子過的還真不賴!今年第一季度,奧迪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接近40%,實現了該品牌在中國創紀錄的銷售量;同期的寶馬品牌也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單季度銷量,同比增長也接近40%。
讓我們再來看另一組數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一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25%。其中,自主品牌轎車降幅高于轎車總體下滑幅度,占有率同比下降4.1%。
這已經不是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第一次下降了,兩組截然不同的數據放在一起令人觸目驚心。
豪華品牌的巨幅增長當然得益于其品牌的強勢和持續的降價策略,但看似沒有競爭關系的兩個陣營,卻因前者的“隨便一動”令后者舉步維艱。
豪華車降價直接影響的是合資品牌中高級車,但間接的,受此影響,合資品牌各級別車型價格不斷下探,雖然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卻讓原本生存空間狹小的自主品牌無處立足。
從經濟學的角度和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現實情況看,豪華車的價格還沒有降到極限,隨著越來越多的豪華車國產加入競爭,豪華品牌在中國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但到時自主品牌的日子怎么過?
我們不能因為自主品牌發展不好就責怪消費者不支持本國品牌,在大多數購車者都是首次購車的情況下,恐怕沒有人不愿意為更強勢品牌和更高品質埋單。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韓國汽車的崛起是因為韓國人支持本國品牌。但有從韓國留學回來的朋友提醒我,韓國人起初并不支持現代、起亞等本國品牌,但后來本國的產品質量越來越好,而且價格便宜,加之政策傾斜,沒有人不愿意選擇國產車。平心而論,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自主品牌的產品品質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但能跟外國品牌一樣過硬的產品并不多。除了產品本身,自主品牌還沒有更強大的品牌作為支撐。消費者有時購買的不是產品本身,還包括所購買品牌賦予的更多內涵。
另一方面,在2009年小排量汽車刺激等政策的幫助下,自主品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的發展環境。但隨著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取消,有些一向銷量不錯的自主品牌車被打入了“冷宮”。可見政策對自主品牌發展的至關重要。有人說,中國加入了WTO,不能在政策上偏向自主品牌。恐怕事實不僅如此,一個寶馬鐵西工廠帶來的稅收和GDP恐怕遠大于吉利的工廠。
不管怎么說,中國自主品牌的未來要靠自主品牌企業的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幫助,在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之后,我們才能期待消費者的支持。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