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易汽車維修 俠名 維修案例 2015年09月08
一輛行駛里程約12萬km,車型為E66,搭載N62發動機的2008年寶馬745Li轎車。用戶反映:該車空調不涼。 檢查分析:維修人員試車,發現該車空調出風口處的氣流溫度明顯異常。檢查發現膨脹閥內積存了大量黑色雜質,據此判斷干燥罐也受到了污染。更換膨脹閥時,由于螺栓生銹拆不下來,所以采取了破壞性的措施,但無濟于事。于是決定抬下儀表板,拆開風道,讓蒸發器漏出。經過一番努力,終于把生銹的螺栓拆了下來,同時發現蒸發器有明顯的漏油現象,需更換。由于蒸發器沒有現貨,而用戶又要求用車,所以只好先裝上儀表板。 蒸發器貨到后又抬了一次儀表板。更換蒸發器、膨脹閥和干燥罐后,裝上儀表板,抽真空,并加注1 135 g制冷劑。試車發現空調不制冷,隨后又抽加了一次,空調正常制冷了。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交車了。沒想到第二天一試車,空調又不制冷了。 對于上述現象,維修人員的第一反應是系統內有泄漏。于是在空調運轉的情況下測量制冷系統的壓強,低壓500 kPa,高壓800 kPa,說明制冷劑并不缺少,只是壓差過小。將制冷劑回收,回收量為1 130 g,這進一步說明制冷劑沒有泄漏。又進行一次抽真空和制冷劑加注,試車發現空調恢復正常。奇怪是只抽加一次,其他的什么都沒有做,問題就不見了。 白天試車一整天,空調工作正常,但第二天又不制冷了。于是再次進行抽加嘗試。就這樣反復多次,結果都是隔夜后就不正常了。問題變得撲朔迷離。 整理思路,考慮到此前抬過儀表板,會不會是空調控制單元的插接器安裝不到位呢?于是拆下空調控制面板,查看插接器是否有問題,重插之后,故障依舊。 冷靜思考后認為,空調制冷的前提是系統壓強在規定范圍內、控制單元工作正常、壓力開關正常、一些輔助元件如蒸發器溫度傳感器、室外溫度傳感器以及壓縮機工作正常。至此,只能對上述因素逐一進行排查。 首先進行線束檢查,拔下壓縮機插接器檢查,未發現任何問題。拆下同款車型的空調控制單元與故障車對調,故障還是沒有排除。讀取傳感器數據,發現高壓、低壓、蒸發器溫度和室外溫度傳感器的數據均是可信的。 懷疑是流量調節電磁閥失效,但又不十分確定。為了降低風險,買了一個二手電磁閥先做試驗。買之前,賣家確定這電磁閥是沒有問題的。裝上后試車空調正常制冷,可是過了2h,發現問題又回來了。動了一下壓縮機的插接器,又正常了。以為是插接器接觸不良,于是跨接了這個插接器。本以為這樣一來,問題終于有了進展,沒想到第二天故障又出現了。 在這種情況下,維修人員被迫開始觀察數據流。對比故障狀態與正常狀態的數據流,發現在故障出現時空調控制單元發出的流量控制指令在不斷增加,但制冷系統的壓差卻不隨之改變。看來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對前面所做的所有工作進行回顧后,思路漸漸清晰。最初,對膨脹閥內有雜質一事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它恰恰說明壓縮機內已經出現了磨損。每次抽真空加制冷劑后,一部分雜質會被制冷劑帶走。再次加注后,快速流動著的清潔制冷劑會令壓縮機暫時工作正常。車輛停放期間,在制冷系統內部殘余壓差的驅動下,制冷劑緩慢地從高壓向低壓流動,同時將雜質滯留在流量調節裝置內。空調再次開啟時,由于制冷劑流量調節裝置已被雜質卡滯,所以無法執行控制單元的流量控制指令。看來問題出在壓縮機內部。 故障排除:徹底清洗蒸發器、冷凝器及所有的管路,更換壓縮機,并再次更換干燥罐。反復試車確認故障徹底排除。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