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修車常識
誰都不希望整天生活在汽車的轟鳴聲中。對于一個在大馬路邊上安家的人,不用說,被問及汽車噪音時定是滿腹怨氣加一肚子委屈。如果告訴他們,現在逐漸開始投入使用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不僅能夠節約石油,還能杜絕尾氣,更重要的,它們本身制造的噪音與現在的汽車相比微乎其微。他們一定拍手稱好。但實際上,現在也有人恰恰在為這種新型車的低噪音犯難。 原因是這樣的: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噪音的減少也意味著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很難通過聽覺來感知它們的存在。于是,這種情況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當一輛電動轎車緩緩開來,行人卻仍在前面閑庭信步,司機只得無奈地按響喇叭……于是,工程師和制造商們便想出了這個辦法:為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添加“音響系統”。 盡管直到現在,由于車輛的噪音減小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微乎其微,但擅長未雨綢繆的學者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勞倫斯·羅森布倫(LawrenceRosenblum)和他同事的研究:時速在32公里以下的電動車,其行駛聲音是極難被聽到的。而在這個速度之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和風聲能夠使汽車行駛的聲音更為明顯。 羅森布倫博士最近又在一個停車場重復了他們的實驗。這次參加實驗的志愿者被蒙住了眼睛,站在離汽車開經地點三米開外的地方。汽油驅動車能夠被識別方向的距離比混合動力車遠了65%,也就是說,假設人們能夠在10米開外的地方辨別汽油驅動車行駛方向的話,混合動力車的這一距離僅為3.5米。 于是,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什么樣的“噪音”應當被加載在混合動力車上呢?有人說,應該讓他們在靠近行人時自動地發出“嘟嘟”的聲音;也有人說,可以讓車主從網上下載具有個性的另類聲音。但羅森布倫博士認為:“也許,人更希望能夠聽到傳統的汽油驅動車發出的聲音,這種聲音不用非常響,也不可以另類,只需將電力驅動車本身的噪音稍稍‘擴大’就可以了。” 為混合動力車加載聲音的系統已經被研制出來。“蓮花工程”(LotusEngineering)是一家為英國汽車制造商提供服務的咨詢公司,該公司最近與哈曼·貝克(HarmanBecker)自動系統制造公司簽了一份制造此類產品的合同。“蓮花工程”已經為一批混合動力車以及電動車進行了改造,因為汽車工程師們也早已意識到,這些車輛被加上一些“噪音”之后,會更加安全。 “蓮花工程”的科林·潘奇(ColinPeachey)指出:“我們完全能夠將車內與車外所聽到的聲音分隔開來,并使之不同。”制造者們可以根據他們自己對模型的理解來創造出特有的聲音。現在,汽車制造商已經能夠利用音響系統去調節排氣管發出的聲音。不久的將來,電動車司機也許可以為他們的引擎選擇聲音,或者下載輪胎與地面摩擦的聲音來增加他們行車的安全系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