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維修時碰到這樣一個例子:一輛行駛約9萬公里的凌志LS400高級轎車,裝配1UZ-FE型V8發動機,近來啟動困難,曾一度湊合著用,直到最后不能啟動(啟動機可以正常帶動曲軸旋轉,轉速也夠,但毫無著車征兆),才拖到修理廠檢修。 據車主講,該車曾在其它維修廠修理過。當時經修理工檢查,發現有高壓電,正時皮帶未斷,也未錯牙,不存在正時不對的問題。拆開發動機來油管,打車,發現無汽油流出,判斷為汽油泵不工作。再重點檢查油泵繼電器保險絲的同時,對全車容電器做了一次全面檢查,結果全部保險絲均完好,沒有燒斷或接觸不良現象。打開行李廂,用外接電瓶給汽油泵直接供電,可清晰地聽到汽油泵工作的嗡嗡聲,發動機艙內的來油管也有汽油噴出,說明故障出在汽油泵電源電路。拆去外接電瓶線,將點火開關置于“ON”擋,用萬用表檢查汽油泵的兩根電線(一根火線,一根搭鐵線),發現對車身電壓均為零,說明從汽油泵繼電器處未過來電(修理工稱之為無火)。反復打開、關閉點火開關,可以聽到汽油泵繼電器(位于發動機艙右前側,有黃色罩蓋,靠近兩個電子點火器)的動作聲,說明繼電器吸引線圈本身工作正常。在點火開關置于“ON”位置時,用萬用表測試繼電器的主電路,結果發現繼電器電源端有電,但汽油泵的一端無電。仔細檢查汽油泵繼電器,發現汽油泵的一個端子有些松動,且無防銹導電膏,汽油泵繼電器插座與汽油泵的線束插接件間有銹蝕。去除插接件的銹跡,涂好導電膏,更換一個新的繼電器后再試,汽油泵工作正常,但還是不著車。無奈之際,車主又將該車送到我處修理。 我們承修該車后,見儀表板上的故障指示燈閃亮,故先調故障碼。關閉點火開關,打開發動機上側中部的故障診斷接口罩蓋,根據罩蓋內的圖示說明,用跳線短接“TE1”和“E1”端子,然后將點火開關置于“ ON”位置,根據故障燈的閃爍情況,判讀出故障碼為14、15和24?紤]到其中可能有以前的故障碼(亦稱歷史性故障碼,即以前出現過故障,但修好后故障碼未消除)影響判斷,于是拆下電瓶負極線,進行消除歷史性故障碼的操作(車主說該車音響無防盜功能,可以放心地拆電瓶)。重新調故障碼,這次就只有15號故障碼了。查閱凌志LS400車故障碼手冊,知其含義為“2號電子點火器與發動機電腦間控制信號不良,‘IGF2’信號未能送到發動機電腦”。 根據故障碼提供的信息,重新做跳火試驗,發現負責發動機右側(站在車前,面對發動機)的4缸點火的點火線圈有高壓電輸出,而負責左側4缸點火的點火線圈無高壓電輸出(修理工只檢查了右側點火線圈,未檢查左側點火線圈)。進一步檢查兩個分電器,未見異常。分別對調兩個點火線圈和1號、2號電子點火器(插接件上纏黃色膠帶的為1號電子點火器),但故障依舊,始終是右側有高電壓而左側無高電壓,說明兩個點火線圈、電子點火器本身無問題。 拆下副駕駛腳踏板處的發動機電腦仔細檢查,從外觀上看無異常之處,電腦與車體的搭鐵亦很可靠,加之發動機控制電腦本身可靠性很高,懷疑電腦有故障的理由不足。進一步檢查2號電子點火器的“IGF2”端子之間的導線,發現電線無斷路、虛接現象。 結合故障碼提供的信息(“IGF2”信號未送至發動機電腦),并查閱資料得知,電子點火器內的功率三極管在切斷點火線圈初級電流,使次級線圈產生點火高壓電的同時,還利用切斷初級電流時產生的反電動勢,向發動機控制電腦送出一個點火成功的反饋信號,即“IGF”信號。而發動機電腦若連續3~5次接收不到“IGF”信號,便認為點火系統出現故障,發出停止燃油噴射的指令。 鑒于此,再次仔細檢查2號電子點火器與2號點火線圈之間的連線,終于發現兩者之間的連接導線破損嚴重,其中一根電線只剩下兩根銅線還連著,其余的多股銅線均已折斷。由于破損斷線處處于高壓線集線板下部,位置相當隱蔽,故在常規檢查時未能發現,使檢修工作走了一段彎路。重新接好電線后試車,發動機一打就著,故障徹底排除。 通過排除這一故障,說明只有對車輛電子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充分利用故障碼提供的信息,迅速準確地排除故障,少走彎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