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panzhihao 汽車保養維修 2007-09-04
綠色浪潮與汽車在20世紀,人類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與此同時,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惡化。據統計,近10年全世界制造業每年約產生55億噸無害廢物和7億噸有害廢物,這些廢物有的具有對人體直接造成危害的毒素,有的通過對環境的破壞間接影響人類的生存。物質文明的發展帶來的損害令人們反省過去漠視環境的保護,從宏觀到微觀,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20世紀末,全球掀起了一股“綠色浪潮”。 “綠色浪潮”起源于“綠色消費”,主要針對與人們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消費品。1978年,聯邦德國最早實行了綠色產品制度,由國家權威部門對產品實行審查評定,并貼上綠色標志。從綠色食品、綠色日用品到綠色服務、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浪潮”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全球《21世紀議程》,要求各國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隨后,我國政府出臺《中國21世紀議程》,并制定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章程》和《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
綠色產品的基本定義是:
l)在生命周期全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對人體無害,對環境無影響或影響極小。 2)產品結構盡量簡單而不降低功能,消耗原材料盡量少而不影響壽命,制造使用過程中消耗能源盡量少而不影響其效率。 3)使用壽命完結時,零部件或者能翻新、回收、重用,或能安全地處理掉。 根據這些要求,綠色汽車應該滿足:
1)車型開發之前建立基于環境因素的設計規范,以保證制造裝配過程、產品的運輸銷售過程、消費者使用過程、回收再生過程都不會引起的環境問題; 2)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不得對環境產生損害,包括噪聲、振動、熱、化學物質、電輻射等等; 3)汽車的能耗要低,效率要高,對環境影響要少; 4)汽車報廢時要能夠方便地拆卸和回收。 換句話說,從設計、制造、使用到報廢整個過程都要符合綠色產品的要求。這樣做確實很麻煩,沒有廠家愿意這樣做,因為這樣必然要改造生產工藝,選擇新的材料,加重制造成本。但不做也得做,一些發達工業化國家已經實施了一些相當嚴厲的環境法規,由法規去約束廠商的生產行為。想一想,如果汽車報廢時的回收處理費用規定由汽車制造廠家來承擔,絕大部分汽車的設計方案就一定會有很大的修改。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21世紀的競爭將是一場“綠色競爭”。其關鍵技術一個是低污染排放技術,另一個是汽車報廢的回收技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