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修車常識 2008-06-06
炎炎夏日來臨,車主們又將開始頻繁與汽車空調打交道了。這期的“玩車檔案”欄目我們將與消費者們交流汽車空調的一些正確使用方式。也許一些車主朋友會覺得奇怪,汽車空調的使用不就是調到制冷模式,然后按下車內的“AC”按鈕讓壓縮機開始工作就OK了?其實不然,正確的溫度設定、內外循環的定期轉換以及打開空調的時機……一些積累下來的經驗能讓車主們最大程度地享受到汽車空調帶來的涼爽感受。
使用前
仔細檢查維護
其實,早在夏季來臨前消費者們就應該將空調定期開啟,這能夠讓空調壓縮機與密封系統維持良好的工作狀況。一般來說,每次打開10分鐘就能使制冷劑循環流通,并且防止橡膠軟管的老化。這項工作最好每周或每半月進行一次。
在開啟空調前,消費者還應該花一點時間看看水箱表面和冷凝器表面是否附有大量的灰塵和異物,如有應清理。其次需要檢查空調的皮帶是否有裂紋,如有較多的裂紋并已使用6萬公里或4年以上,建議更換該皮帶;同時需要檢查皮帶是否過于松動,如松動量較大,在開空調后,會聽到皮帶打滑時刺耳的尖叫聲,需要到維修站進行調整。
如果消費者的愛車是新車,屬于初次使用空調。那么要注意運行過程中是否有異響聲音出現,一旦有不正常的聲音需要關閉空調,到服務站進行處理解決,繼續使用會使故障變嚴重,造成更大的損失。需要注意的是,在檢查皮帶狀況時,發動機必須是處于熄火的狀態。
使用中
四項注意
擁有豐富的汽車維修經驗技師羅工告訴記者,能夠正確使用汽車空調的車主其實并不多。實際上相當多消費者都明白應該如何使用空調,但很難將其形成固定的習慣。一些不正確的使用方式如將溫度設定過低或長期怠速開空調都容易對壓縮機造成損壞,嚴重的甚至威脅到消費者的健康。總的來說,汽車空調在使用過程中有4個的方面需要消費者注意。
車內外溫差設定不宜過大
為了圖涼快,一些車主往往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比如自動恒溫空調設定至17度甚至更低,手動空調則一直維持在最低檔。其實,車內外的溫差在6~10度之間比較合適。如果過低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容易調節不過來,容易患上關節炎、肩周炎、感冒、咽喉痛、腹痛等病癥。一般來說,車內溫度應該維持在22度左右,因為這個溫度值是人身體感覺最舒適的,各個汽車制造商在其使用說明書上都是推薦使用這個溫度值。如果車上有老人或小孩,則應把溫度定在25度左右較為合適。
上車后不要立即開啟空調
夏日里,如果愛車在停車場內經過太陽“暴曬”,那么一打開車門一股熱浪便迎面而來。這時車內溫度多在50度以上,這時上車后不要馬上開啟空調,有經驗的車主都會先打開所有的車窗甚至車門,讓車內的熱氣排出車外。等到熱氣散去后再開啟空調,但也先不要關閉車窗,因為剛開始空調出風口吹出的風往往溫度較高。等到冷氣出來后再關閉車窗打開內循環。
內外循環定期切換
這是一個相對重要的環節。此前一些新聞報道中已經有提及車主開啟空調后在車內睡覺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消息。在內循環模式下汽車空調的制冷效果較為明顯,但這容易造成車內空氣污染,在使用過程中消費者需要定期在內外循環模式下進行切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