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改裝技術 2014-01-14
人們都說馬自達運動,但它于1992年就因資金緊張早早退出了賽車舞臺。這樣一個沒有賽事背景,沒有傳奇血統的品牌,是如何被冠以“運動”頭銜的呢? 馬自達誕生于1920年,和諸多日本廠商一樣,靠做小、微型車起家。然而馬自達在生產小車的同時,看上了“轉子引擎”的發展前景,認為這種新技術比傳統的活塞引擎在節能環保方面更具優勢。于是,馬自達斥巨資買下轉子引擎技術并潛心研發多年。然而投入和回報并不成正比,由于精通這項技術的人很少,發動機壞了無人會修,使得轉子引擎幾乎無法市場化。目前使用這種技術的汽車僅有馬自達的RX-5、RX-7、RX-8等極少數跑車,雖然市場表現不錯,終究敵不過前期的巨額投入。加之盲目擴張和經濟泡沫的影響,馬自達在上世紀90年代陷入了連續虧損。 造型怪異的轉子引擎缸 搭載轉子引擎的著名量產車RX-7 好在占有馬自達20%股份的福特公司出手相助,幫助其重新進行了市場定位。今天要介紹的馬自達3,就是由馬自達、福特、沃爾沃三方參與設計研發的“混血車型”,它擁有和福特福克斯相同的底盤、懸掛系統,沃爾沃車型的車架構造。因此,馬自達3一上市,就帶著濃濃的歐洲血統,駕乘感受也和福克斯如出一轍。既然福克斯是出名的運動車,馬自達3主打運動牌也就不足為奇了。 老款馬自達3 新款馬自達3,國內叫星騁 目前國內在售的型號有國產馬3、進口馬3以及進口馬3的國產版“星騁”,后兩者屬于前者的換代產品,除了外觀內飾等可見的變化外,在動力和操控性方面變化不大。相對老款“針對中國道路特別優化”的中庸之道,新馬3喊出“向完美說不”的激進口號,將底盤調教的更加活潑,更加重視駕駛樂趣,這點和福克斯異曲同工。可以說馬自達-福特在緊湊型轎車方面已經自成一派,市場定位直指年輕群體。而且馬3的造型似乎對女性車主有種莫名的吸引力,不知道設計師當初有沒有想到。 本文導航
新馬3“咧嘴大笑”式的前臉 在各大廠商紛紛比拼動力,“T”字滿天飛的時代,馬自達-福特依然堅持傳統的“操控樂趣”是不容易的。小編這樣說,正是因為馬自達3全系,包括“星騁”在內,動力系統都毫無亮點可言。落后的4速AT系統,沿襲多年的自然進氣1.6/2.0L發動機,恐怕無法滿足你對力量的渴望。不過星騁運動版配備了和進口馬3一樣的6速MT,稍稍彌補了一些缺憾。總體來說,百公里加速AT超10秒,MT9秒多的成績(星騁2.0L)以現在的標準看只能算平平。 車內空間也不是馬3的強項,坐5人比較痛苦。而兩廂版尾箱容積只有284L,對貨物空間在意的車主還是選擇377L的三廂版較好。另外老款全系與新款舒適型僅15寸的輪轂過于小氣,不符合運動風格。沒有行車電腦也是一大軟肋。 新馬3中控臺,依然沒有行車電腦 藍色馬自達3 本文導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