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核心部分是發動機變速箱,這些金屬居多的家伙們怎樣能工作好,機油是不可獲缺的一個方面,現在小弟說說自己對機油知道的幾個東西!



一、機油的作用:

  1、潤滑減摩作用。這是機油對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其部件(大多數是金屬部件)之間存在各種摩擦附(如活塞環與汽缸壁之間的摩擦附、凸輪軸與氣門搖臂之間的摩擦附等),如果沒有有效的潤滑劑,金屬之間的摩擦就是干摩擦,很短時間內就會損壞部件倒置發動機故障,輕的可能是發動機聲音變大、熄火,嚴重的可能發動機都要報廢!因此機油對發動機的部件的潤滑是不可獲缺的!機油潤滑減摩形成的條件有這么幾個:A、必須有足夠的機油,如果機油量不夠的話很容易造成部分發動機部件潤滑不徹底或者根本不潤滑。B、機油要有流動動性并且要有一定的壓力,這個不難理解,機油在熱態下變成流動的液體,加上機油的作用就會產生流動和壓力,有壓力的流動的機油會在摩擦附的金屬部件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減少部件之間的摩擦!減少了摩擦也減小了噪音!因此,各位車友要經常檢查發動機的機油量,一般發動機有機油檢查口,最正確的辦法是待發動機停止運轉并冷卻后取下機油尺,用干凈的抹布或者衛生紙擦干凈(特別是機油尺底端的上下刻度線之間的地方),再把機油尺插進發動機里(注意一定要插到底),插完后迅速取出觀看機油的液面位置(一般處于上下限刻度之間為機油量正常,如果底于下刻度線表示機油偏少,需要添加發動機要求內的機油,如果高于上刻度線表示機油過多,必要的話還要放點機油)。

  現在說機油多和少的壞處,發動機的機油量必須在一個合理范圍內,多了也不好,少了也不行。如果發動機機油過多,汽車會出現發動機過熱、動力下降、油耗上升等毛病,如果發動機機油過少,汽車會出現噪音增大、動力下降、啟動困難,嚴重的甚至發動機報廢。可見,機油的有無和多少對汽車發動機很重要,有事沒事的時候建議各位車友打開發動機自己檢查檢查,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避免!




2、散熱作用。

  機油在發動機內部循環流動,特別是在發動機工作狀況比較惡劣的部件的流動,會帶走大量的熱量(比如說汽缸壁、排氣門搖臂、進氣門搖臂等離燃燒室比較近的部件,這些部件都要經受成百甚至上千度的高溫,工作的惡劣情況可想而知),因此,機油的循環流動對這些部件有一定的冷卻作用,也保證了這些部件的正常工作!一般的發動機的部件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孔,這就是設計和制造廠家留下的機油通道,機油從發動機底部的機油底殼經過發動機初期的預熱和機油的加壓后經過油道上送到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件,形成部件表面的油膜(由于部件之間的摩擦會造成離心力,因此存在的油膜會馬上甩薄甩干,因此需要不斷的有壓力的流動的機油來支持,因此循環往復),同時帶著這些惡劣工作環境下部件的熱量經過地球引力和機油泵的雙重作用由另外的油道流入機油底殼,冷卻后再經過機油泵打上去,如此循環往復!




3、清潔作用

  由于發動機各個部件之間的摩擦,難免會產生一些摩擦下來的小顆粒或者小垃圾,由于機油是液態的并且是流動的,這樣小顆粒和小垃圾會被機油一起帶走流入油底殼,經過機油泵加壓后從機油濾清器過濾掉那些小顆粒或者小垃圾,保證送上去的油是純凈的,因此大家都知道機油濾清的作用了,他是過濾發動機機油中的垃圾的,垃圾多了就得仍掉啊,因此定期更換機油濾清器也是必須的(一般去保養換油的時候一起換)。長時間不換的話垃圾成堆,難免會有混過關的,打上去后留在摩擦部件里的話,會加劇部件的磨損甚至堵塞整個機油通路(不過現在的機油濾清大多數設置了安全壓力值,當垃圾堵滿了又不更換時候,機油泵的壓力會從濾清另外的通道過關,保證發動機要潤滑的部分有機油),畢竟缺少機油造成的磨損最大嘛!




說了這些,有車的大俠們就會問了,機油既然這么重要,我們平常怎么更換和什么時候更換呢!小弟就再斗膽在各位老大面前說道說道吧!

  一般情況下汽車廠家會在說明書里面寫明該什么時候更換機油和更換什么樣的機油。一般情況是,汽油發動機在汽車每行駛5000KM--7500KM之間的時候必須更換機油,常規情況下一般是5000KM(這里做個說明,我說的是常規情況,如果您的車使用比較頻繁并且拉貨載人比較多并且還開長途,發動機工作強度比較大,建議早一點更換,另外有的機油廠家號稱加他們生產的機油至少可以到1萬KM以后才更換,我也不排除這些高級機油的原因,不過常規情況是這么一個區間內)。更換機油的時候最好連機油濾清器也一塊換掉。柴油發動機由于工作狀態下轉速比較低,各個部分的摩擦力不是很大,因此柴油機一般更換里程為7500KM--10000KM,還有汽油機的柴油機的機油不能互換,必須是各自用各自的專用油,再就是汽油機的機油還可以從顏色上分辨需要不需要(一般以里程為準,此辦法只是輔助辦法),那就是看機油尺上遺留下來的機油的顏色和混濁度,如果顏色比較黑并且很混濁,表示應該更換了,如果顏色比較淺接近新機油顏色(新的機油顏色和咱們吃的色拉油顏色差不多)并且流動性好,沒什么雜質,表明不需要換!但此法不能用在柴油機上,因為柴油機的機油檢查時候,不管你什么時候加的新機油,過不鳥幾天就會變得黑區區的,不好分辨,只能嚴格按里程來判斷了!

  機油的分類和選購!既然機油的好壞與汽車的壽命息息相關,那么如何判斷機油的好壞呢!世界上目前通用的機油標準有兩個(全是美國的),一個是機油的品質分類標準,另一個是粘度分類標準。

  1、發動機機油的品質分類標準,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API(美國石油學會)的標準,API把車用機油分為商用型和加油站供用型。商用型指柴油機機油,用C表示,加油供用型指汽油機機油,用S表示。在C或S字后面加上A、B、C等字母順序代表機油品質的發展,字母越往后表示品質提高。目前汽油發動機的最高品質標準是SL,柴油機機油由最早的CA級發展到目前的CH-4。如果機油罐上同時印有S和C的字樣,表示既可用于汽油發動機,又可用柴油發動機。目前常用的汽車機油集中在SJ級以上,摩托車機油稍微差點,一般在SF級別以上!

  2、發動機機油的黏度等級分類通常按照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標準,我國的國家標準也是參照美國SAE標準制定的。符合國家標準的油品也符合了國際標準。它共分為11個等級。SAE后面的數字代表機油的黏度等級,數值越大表示黏度越高。黏度等級和黏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黏度可以參照對應的黏度查找出來。如果在SAE后面的數值中有W,則表示該機油有較好的低溫起動性能,這種復式黏度機油在高溫下,仍具有充分的黏度使發動機各運轉部位得以充分潤滑。SAE粘度分單級和多級。單級用于一個季節或溫度變化不大的多個季節;多級可以適應不同季節甚至全年所有季節使用。在多級別中,以10W/40為例,10W是指低溫下機油的流動性,W前的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低溫冷啟動越容易;40是指高溫時的流動性。數字越大,高溫時潤滑油的粘度越大,對高溫下工作的發動機的保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