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dingqi.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張生hja2004 類別:汽車構造維修 時間:2006-11-25
現代轎車懸架系統多數由滑柱和連桿式獨立前懸架和縱擺臂扭力梁式非獨立后懸架組成。懸架系統和4個車輪組成的懸架行走系統用來減緩由于路面不平和轎車振動帶來的沖擊,使轎車行駛穩定和舒適。 懸架系統使用性能的變壞主要由駕駛員和乘員的振動感受來反映,在車中乘坐感覺汽車偏斜振動大、不舒適,就應維修懸架系統。可先對轎車進行振動試驗,以電子計算機診斷測試轎車懸架系統的性能。 1.汽車振動試驗 模擬振動試驗臺主要用于轎車懸架系統的振動試驗。模擬振動臺下面的液壓油缸可以按照轎車車輪的載荷給出不同頻率的振動,模擬平路和不平路面上的振動情況,可以比較準確地在電子計算機上顯示出轎車前橋或后橋的減振器和螺旋彈簧振動波形和振幅,做出懸架系統工作狀態的評價。例如:顯示前懸架振幅過大,就應維修前懸架。 汽車振動試驗步驟: (1)將汽車駛入振動試驗臺,雙前輪進入振動試驗臺的V型槽中。 (2)打開測試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測量。 (3)先進行前輪振動試驗。 (4)加大振幅,模擬汽車在壞路上行駛的振動情況。 (5)減小振幅,加大振動頻率,模擬汽車高速行駛的振動情況。 (6)將汽車雙后輪駛入振動試驗臺的V型槽。 (7)做后輪振動試驗,先小幅振動。 (8)加大振幅。 (9)在電子計算機上讀取測量數據和振動波形。 (10)再重新測量一次,先小幅高頻振動。 (11)加大振幅測量。 (12)重新讀取測量數據和振動波形。 2.前懸架維修 轎車的前懸架結構比較復雜,懸架系統主要由螺旋彈簧、減振器、橫向穩定桿、控制臂以及相連的前軸轉向節等組成,維修前懸架關系到前輪轉向系統和前輪定位,拆卸維修一定要十分注意。 前減振器及彈簧的拆卸步驟: (1)拆下汽車前車輪。 (2)升起汽車。 (3)拆下橫向穩定桿自鎖螺母。 (4)拆下控制臂六角頭鎖緊螺栓。 (5)拆下制動摩擦片磨損報警傳感器插頭。 (6)拔下ABS車速傳感器。 (7)拆下制動鉗總成。 (8)拆下傳動軸軸頭螺栓。 (9)拆下轉向橫拉桿球頭自鎖螺母。 (10)用球頭拆卸器在轉向節臂上拆下轉向拉桿球頭,放松轉向節。 (11)在減振器上支板的上端,拆下3個減振器的自鎖螺母。 (12)摘下減振器和轉向節總成。 (13)安裝彈簧壓縮器,壓緊前減振器彈簧,擰緊彈簧壓縮器的絲桿,使彈簧縮短,放松減振器。 (l4)拆下減振器自鎖螺母。 (15)拆下軸承墊板和減振器防塵罩。 安裝: (1)按拆裝的相反順序換上新的減振器及彈簧,將減振器裝入彈簧中。 (2)裝上新防塵罩。 (3)裝上軸承墊板。 (4)安裝減振器彈簧托盤。 (5)用一個螺栓桿壓住減振器上端,安裝并擰緊減振器自鎖螺母。 (6)安裝轉向節和減振器總成。 (7)擰緊減振器支板上的3個自鎖螺母。 (8)裝上傳動軸軸頭螺栓,按規定的擰緊力矩擰緊。 (9)安裝制動鉗總成,擰緊制動鉗固定螺母。 (10)將轉向節臂與轉向橫拉桿軸頭相連,安裝轉向橫拉桿球頭。 (11)安裝下控制臂,用撬桿別著將下控制臂外端與轉向節相連。 (12)安裝ABS車速傳感器。 (13)安裝車輪,蓋好裝飾蓋。 (14)實車試驗檢查減振器和汽車前輪轉向性能。 注意:拆裝前懸架應與懸架上連接板總成和彈簧上座一起拆下,其它靠3個螺栓緊固在車廂底板上,前懸架支柱中的減振器桿就是用做前輪定位的,如果位置發生變化,將影響到前輪定位,因此,安裝位置一定要準確,否則要調整前輪定位;前懸架下部與轉向拉桿、下控制臂和橫向穩定桿相連,裝配時要更換所有的橡膠襯套,全部的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要按規定擰緊力矩擰緊。 更換前減振器最好成對更換。前懸架的結構主要是由減振器、螺旋彈簧和轉向節等組成的,人們習慣稱前懸架為轎車的前彈簧腿,一側減振器損壞了,另一側也差不多了。如果兩側減振器性能不一致,轎車前輪就變“瘸”了,會影響汽車的行駛和安全。 3.后懸架維修 后懸架主要由螺旋彈簧和減振器組成,減振器損壞后,應及時維修。 后減振器的拆卸步驟: (1)用起子撬下車輪裝飾蓋。 (2)松開后車輪固定螺栓,取下后車輪。 (3)舉起車輛。 (4)拆下后減振器下端。 (5)拆下彈簧上座3個固定自鎖螺母,分離上端。 (6)取下后懸架。 (7)用彈簧壓縮器壓緊后減振螺旋彈簧,放松減振器。 (8)用專用工具擰下減振器軸端自鎖螺母,將減振器與彈簧分離。 (9)取下防塵罩。 (10)取下后減振器。 后減振器的安裝: (1)安裝新減振器按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先壓縮減振器活塞,試一下減振器性能。 (2)將減振器安裝到螺旋彈簧中。 (3)安裝減振器防塵罩及限位擋塊。 (4)安裝減振彈簧上座。 (5)安裝橡膠支承。 (6)豎起減振器總成,壓縮彈簧,安裝自鎖螺母。 (7)用專用工具擰緊。 (8)將后懸架總成安裝到車上。 (9)安裝后懸架下端。 (10)用舉升機抬起后橋,抬高后懸架總成,使彈簧上座的3個螺栓頭定位,裝上3個新的自鎖螺母并擰緊。 (11)擰緊后懸架下端的自鎖螺母。 (12)安裝車輪,蓋好車輪裝飾蓋。 輪胎一般能夠使用4萬公里,接近4萬公里的輪胎就要注意檢查了。車輪和輪胎損壞,包括車輪輪胎的曲撓變形、失圓,輪胎磨損,車輪磨偏,車輪平衡塊丟失引起車輪不平衡。車輪不平衡,高速行駛時將引起車輪振動,車輪振動導致汽車振動,做動平衡之前要使輪胎達到標準氣壓。 當發現車輪輪胎磨偏或車輪撓曲超過0.5mm時,動平衡也難以校正,此時應更換新的車輪或輪胎。 與前懸架相比后懸架比較簡單,后懸架為非獨立懸架,一側懸架受力變形將影響到另一側懸架也跟著發生變形。更換后減振器也應成對更換。 4.更換下控制臂 下控制臂內端靠橡膠襯套與副車架相連,外端通過橡膠襯套與橫向穩定桿相連,通過球頭銷與轉向節相連,這樣三者就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擺臂結構,控制著轎車前輪的運動軌跡。轎車行駛時,下控制臂變形很大,當下控制臂發生變形或球頭銷損壞時,轎車駛過不平路面就會發出異常響聲,嚴重時可影響到前輪定位,此時要維修下控制臂和球頭銷。左右兩側下控制臂是對稱的,不可互換,更換時要分清左右件。 下控制臂的拆卸步驟: (1)拆下左前輪。 (2)用舉升機把汽車舉起。 (3)拆卸下控制臂外端六角頭螺栓。 (4)拆下橫向穩定桿固定用自鎖螺母。 (5)用撬杠別一下將不控制臂外端與轉向節分離。 (6)拆卸下控制臂內端橡膠襯套固定螺栓。 (7)晃動下控制臂,拔下固定螺栓,取下下控制臂。 (8)拆下發動機下面的塑料防塵護板。 (9)拆下左右兩處橫向穩定桿襯套蓋板的2個自鎖螺母。 (10)拆卸右下控制臂的固定螺母。 (10取下穩定桿。5)旋下半圓形的車輪罩,自動接通電源開關,車輪動平衡機儀表板啟動運轉。 (6)測試完成后,車輪防護罩自動停轉,并能聽到完成提示音響。 (7)向上旋起車輪防護罩。 (8)在車輪動平衡儀表板上顯示車輪兩側不平衡量的數據。 (9)平衡塊有各種質量規格的,按指示質量選擇平衡塊。 (10)小心地將平衡塊敲人車輪輪圈兩側上端夾槽中。 (11)旋下防護罩,重新啟動車輪動平衡機。 (12)重新讀取不平衡量的顯示數據,應在限定的15g范圍內,如不合格應重新安裝平衡塊,再做測試,直到合格為止。 (13)抬起防護罩,取下車輪,可以裝車使用。 6.汽車車輪定位的檢查和調整 汽車車輪定位的檢查和調整十分重要,車輪定位關系到汽車行駛方向,車輪定位角不對,汽車就會跑偏。當維修懸架系統后,應檢查和調整車輪定位。 接拆卸的相反順序安裝新的下控制臂總成。注意:安裝時所有的橡膠襯套和自鎖螺母應換新件,安裝下控制臂時,用撬杠撬一下,使下控制臂定位。 5.車輪動平衡 汽車運行時車輪高速轉動,車輪不平衡能夠引起振動,當拆卸車輪時或更換輪胎后都要進行動平衡試驗。 車輪的平衡步驟: (1)將要做動平衡的車輪總成裝到車輪平衡試驗機上,慢慢轉動車輪,用車輪軸端夾具將車輪夾緊,并轉動自如。 (2)輸入測量項目,用環形卡尺測量輪圈寬度和輪圈直徑。 (3)拉出卡尺,測量車輪內緣至車輪平衡機間的距離。 (4)將測量參數輸入儀表板。 (5)旋下半圓形的車輪罩,自動接通電源開關,車輪動平衡機儀表板啟動運轉。 (6)測試完成后,車輪防護罩自動停轉,并能聽到完成提示音響。 (7)向上旋起車輪防護罩。 (8)在車輪動平衡儀表板上顯示車輪兩側不平衡量的數據。 (9)平衡塊有各種質量規格的,按指示質量選擇平衡塊。 (10)小心地將平衡塊敲人車輪輪圈兩側上端夾槽中。 (11)旋下防護罩,重新啟動車輪動平衡機。 (12)重新讀取不平衡量的顯示數據,應在限定的15g范圍內,如不合格應重新安裝平衡塊,再做測試,直到合格為止。 (13)抬起防護罩,取下車輪,可以裝車使用。 6.汽車車輪定位的檢查和調整 汽車車輪定位的檢查和調整十分重要,車輪定位關系到汽車行駛方向,車輪定位角不對,汽車就會跑偏。當維修懸架系統后,應檢查和調整車輪定位。 車輪定位的測量與調整: (1)將汽車駛入車輪定位測試盤。 (2)取下汽車前輪測試盤定位鎖,使其可以自由活動。 (3)檢查調整汽車輪胎氣壓值,兩個前輪氣壓值為220kPa,氣壓不足要達到規定數值,兩個后輪氣壓值為200kPa。 (4)在前輪上裝上車輪定位儀。 (5)在后輪上裝上測量儀器,調整水平,再調前輪儀器水平。 (6)打開測量用電腦。 (7)在測量用電腦中查詢轎車型號,找出前輪定位參數,先查出CHINA,確認后,再查找奧迪,中國型紅旗世紀星轎車與8-99奧迪100前輪定位參數相同,顯示車輪外傾角標準值為:0.5°-0.7°。 (8)測量車輪轉角,轉動車輪,并讀取測量數據。 (9)測量方向盤空行程,轉動方向盤,若轉角過小,舉升汽車,調整方向盤轉角,將調整螺栓向右擰到底,再向回轉一個角度,使為向盤轉角控制在±15°范圍內。 7.后橋維修 帶縱擺臂的扭力梁式后橋控制著轎車后輪的運動軌跡,與橫向推力桿相連,起著車身橫向穩定作用。帶縱擺臂的扭力梁式后橋通過兩側后懸架和車輪,支起轎車后部,在轎車結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后橋變形或斷裂時應維修后橋。 后橋的拆卸步驟: (l)在駕駛室中放松手制動器,使后輪制動器處于放松狀態。 (2)舉升汽車,拆下兩側后輪裝飾蓋,拆下兩側后輪。 (3)拆下手制動拉桿和兩側車輪制動器上的手制動拉桿。 (4)拆下制動壓力調節器彈簧。 (5)拆下兩側的后懸架支柱總成,使之與后橋縱擺臂分離。 (6)拆下制動系統ABS插頭和制動管路。 (7)拆下兩側制動鼓和制動底板總成,使之與后橋軸端分離。 (8)拆下橫向推力桿左端的安裝螺栓和螺母,拆下橫向推力桿左端的自鎖螺母和螺栓。 (9)用扁鏟撬平鎖緊板,卸下固定兩側牽引拖臂的安裝螺栓。 (10)取下后橋總成。 后橋的安裝步驟: (1)后橋的安裝按拆卸相反順序進行。重新裝配后橋時必須更換兩側牽引拖臂安裝螺栓的橡膠襯套,更換橫向推力桿兩側的橡膠襯套,更換鎖緊板,更換橫向推力桿的自鎖螺母。 (2)裝回制動器總成和ABS插頭、后懸架總成、手制動器拉桿飛軸頭螺栓和車輪總成。 (3)制動系統放氣。 (4}放下汽車,檢查手制動器性能。 (5)路試檢查后懸架、后橋和制動系統工作狀況。 在后橋維修中應注意: (1)在后橋維修中,如果發現梁軸變形或發生裂紋,原則上不能以校直和焊修的方法恢復形狀,否則汽車高速運行時一旦發生斷裂,后果不勘設想。維修中要注意更換所有的橡膠襯套,注意裝好后橋軸頭螺母。 (2)安裝后軸軸頭螺母十分重要,要一邊擰緊軸頭螺母,一邊轉動車輪,使車輪軸承間隙控制在0.02-0.04mm范圍內,然后穿上開口銷,注意開口銷一定要更換新的。裝上的車輪要經過動平衡,裝好后再次轉動車輪,觀察車輪的擺動。軸向間隙要正確,否則要重調。裝不好,高速行駛中車輪甩出去就要發生大事故。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