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汽車配件110網 >> 供\求\合作、代理、招聘信息中心 >> 物流運輸 >>﹙重慶到新樂物流公司﹚ |
詳細內容:﹙重慶到新樂物流公司﹚【 服務熱線:023-61871106 財富咨詢:15823846566 】重慶東宇物流是一家專業從事以公路為主,集人工裝卸服務、信息咨詢、倉儲包裝配送、貨物進出口、全程運輸為一體的現代化物流企業。它以物流配送為重心,信息咨詢、商貿營銷為兩翼;協同作戰,同步發展,為經營指導思想,始終堅持“用真誠贏得信譽,用信譽保證效益”的企業經營理念,立足重慶,延伸國內,與國際物流接軌,實現物流資源優化、共享、合理配置,公司位于重慶市經濟中心高新工業區內配有多輛各種型號的車種、車型可承接全國各地長短途運輸。 過去10年,物流行業被互聯網行業推著向前發展,實體產業和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語。而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物流整合的時機也隨之而來,“線上社群、線下社區”的模式逐漸清晰。物流末端最后一公里成各家爭相布局的重要陣地,誰能在這場競爭中搶先領跑一步? 線上社群,線下社區,行業發展呼喚末端服務 根據《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8.3萬億元,增長36.5%,處于加速增長階段。而在2014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同年,中國的快遞件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而據國家郵政局統計,到了2015年,全國快遞企業收入累計完成4039.3億元,同比增長26.1%;業務量累計完成206.7億件,同比增長48%。不難看出,快遞行業仍在高速增長,但值得關注的是,包裹量的增長遠高于快遞收入的增長,即包裹量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單個包裹的收益正在急劇下降。 一方面電商行業的發展導致了包裹數量加速增長,另一方面快遞行業增速放緩和利潤下降的現實,使得快遞行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在剛結束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直接將2015年喻為快遞行業“黑暗前的黎明”。究其背后的原因,較為突出的是在末端環節的攬派失衡、行業平均價格下降等問題,使得物流在末端派送環節盈利能力不足甚至處于虧損狀態。同時,爆倉、配送慢、丟件、快遞破損等問題頻發,末端的服務能力在快速增長的包裹量面前顯得捉襟見肘。 面對這樣的狀況,如何破局?快遞公司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在末端領域開始了新的探索。順豐的嘿客、圓通的媽媽店、申通的鄰里服務點......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搭建自有的末端站點,以期通過自有的自提站點緩解派送的壓力。而最近,豐巢、速遞易等自提柜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想通過新的快遞末端收發模式顛覆傳統。快遞業各方都希望通過末端網絡的改變,來解決派件利潤低、能力弱的問題。 而另一邊,電商平臺也在暗暗發力。阿里沒有像其他電商平臺那樣自建物流,而是依靠強大的淘系資源和物流大數據的支撐,建立了一個公共化的物流末端平臺,即菜鳥驛站。亞馬遜、京東等電商平臺也不甘落后,正在緊鑼密鼓的搭建自有的末端網絡。他們打造末端網絡的目的,除了支撐其日益增長的電商業務,還想伺機與快遞公司分一杯羹。 快遞公司和電商都在布局末端網絡,末端物流的變革勢在必行。 最后一公里跑馬圈地,物流末端模式層出不窮 對于末端建設的思路,各個公司各有不同,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么,他們實際的運營狀況又如何呢? 物流公司自建末端點:有保證但難以協同,運營成本高 目前已有的百世鄰里、圓通媽媽店等模式,一定程度上能保證自身的快遞可以迅速、準確送達,給消費者帶來體驗上的提升。但是,各快遞公司之間互立壁壘,缺乏協同,自身投入的成本較高,不能解決末端網絡的整體問題。而且,這種模式發展到最后還是各個快遞公司之間的同質化競爭,假以時日還是會發展成今天所處困境的重復。 而主打O2O電商的順豐嘿客有別于其他快遞公司,希望依靠自身的口碑和服務優勢,整合順豐優選的貨源,發展O2O電商,一年之內大手筆投入10億元在全國建立3000多家門店。但是這種緊緊圍繞自有產品進行銷售的方式,高昂的成本和口碑傳播滯后等問題,使嘿客在面臨其他區域性O2O的競爭時并不占優勢。同時,嘿客還是無法解決快遞自建模式的共性問題,即非公共化。雖然最后順豐方面將嘿客升級成了順豐家,但是也難以掩飾這種O2O烏托邦模式的失敗。 自提柜:體驗較好,模式和能力存疑 作為解決電商最后100米的一種較為經濟有效的方式,智能快遞柜能夠直接占據社區的線下入口,獲得的大量客戶數據。即使商業模式還不清晰,但眾多風投機構和創業者已經盯上了這個“寶箱”。 然而,該模式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各自提柜公司之間互立壁壘,用戶數據分散,難以形成真正的規模效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菜鳥網絡在今年5月份聯合了12家快遞公司和豐巢等8家自提柜企業,建成全國最大的快遞自提柜服務平臺,覆蓋了全國70%的自提柜。這個網絡的建成,有望打通快遞柜之間的數據,從而進一步提高快遞柜的效率和價值。 同時,柜子只是機器,要實現多樣化的商業落地是難上加難。因此,不少業界人士認為,自提柜不應該像目前這樣是一種獨立的末端模式,而應該作為一種高效的智能工具植入其他模式中,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選擇,同時解決消費者與代收點時空不匹配的問題。 電商平臺:能否建成公共化網絡和建立標準是關鍵 早于2012年,阿里巴巴就已經開始建設末端網絡菜鳥驛站,而京東、亞馬遜等電商最近也高調宣布進軍物流末端領域。目前看來,在電商建設的末端網絡中,以最先開始的菜鳥驛站較為成熟,后來者的模式也大同小異。 據可靠來源消息,菜鳥驛站目前已經在全國30余個主要城市開通了站點,總站點數突破4萬家,每天的包裹業務量超過150萬件,包括全家、美宜佳等大型連鎖超市和綠城、萬科等物業都與菜鳥驛站有著緊密合作。而且,菜鳥驛站的站點不專門做代收服務,他們還是社區周邊的超市、水果店等,為周邊消費者提供社區服務。這種主營業務加菜鳥驛站的模式,用極低的成本解決了末端派送的大部分問題,還能在此基礎上實現眾多商業價值,是目前最為火熱的“共享經濟”模式的實踐。而隨著站點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類型的豐富,這個網絡所能承接的多元化業務也充滿了想象空間。 當然,這種模式也不是完美的。目前快遞公司對于快遞員有許多考核指標,包括簽收率、延誤率、投訴率等。因此,如果職責界定不明確,快遞員將包裹送到菜鳥驛站后出現了問題,這時候就很難明確責任方了。所以對于這種模式來說,當前最為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標準的操作流程,并將各方責任明確清楚,打消菜鳥驛站和快遞員相互間的顧慮。 末端模式層出不窮,電商模式暫時領跑 由于末端物流服務這個行業剛剛才興起,無論是消費者服務還是商家管理,市場上的各類產品良莠不齊,涌現了各種快遞末端模式。各種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劣勢,筆者還是比較看好目前電商平臺的模式。 還是以菜鳥驛站為例。首先與眾多的末端物流平臺不同的是,加盟環節菜鳥驛站就沒有任何名義的“加盟費”,所有站點都能免費合作,免除了很多小商戶的有顧慮。而背靠阿里巴巴的菜鳥驛站,依托著淘寶、天貓等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其引流能力是無可置疑的。同時,就目前快遞末端的發展趨勢而言,未來肯定是要與線上資源相結合的。以上這些,都是快遞公司所做不到的,至少是做不好的。雖然京東、亞馬遜的線上規模不及阿里,但作為電商的他們天然也有這些優勢。 隨著菜鳥驛站終端加盟商戶體量的增加,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雜音,比如站點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操作和標準不夠規范等,這些也是淘寶、天貓發展之初所遇到過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行業觀察者認為,菜鳥驛站截住了包裹的末端出口和入口,直接觸動了各快遞公司的利益,可能會引起快遞行業的不合作。但是,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再次重申了菜鳥堅持只做服務快遞公司的平臺,對此各快遞大佬也是紛紛表態支持。而在早些的2016年3月,菜鳥網絡攜手各大快遞公司成立了菜鳥聯盟,以期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和規則,也是得到了行業合作伙伴的支持。種種跡象表明,菜鳥網絡和各快遞公司實質上已經達成了合作共識,以上鼓吹菜鳥和快遞公司對抗的論調純屬無稽之談。 因此,對于內部站點,菜鳥驛站應當多方面地給站點引流,讓站點通過共享經濟發揮自身的價值,幫助眾多站點實現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轉型升級。而對于外部公司,只有進一步實現公共化和社會化,與各快遞公司和電商共享這張末端網絡,菜鳥驛站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目前物流末端高速發展、共享經濟趨勢日趨明顯的行業背景下,無論是誰,如果還堅持閉門造車,只能注定失敗。 末端物流領域機遇與風險并存,雖然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各種模式也在試驗中,但毫無疑問的是,末端網絡必然會成為驅動電商和傳統物流增長的一個新的突破點。目前看來,背靠阿里巴巴這棵大樹的菜鳥驛站,作為阿里巴巴連接線上線下的新樞紐,走在了這場末端網絡競爭的前面。但是,菜鳥驛站能否繼續堅持目前正確的方向并解決目前所遇到的挑戰,其他模式又能否有新的突破一舉反超,則需留待市場和時間來驗證。 ﹙重慶到新樂物流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