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汽車配件110網 >> 供\求\合作、代理、招聘信息中心 >> 供應 >>安康市聲測管-15713371232 |
詳細內容:15713371232==安康聲測管廠家==15713371232==安康注漿管價格==15713371232==安康沉降板規格== 當前市場感受到的經濟、企業盈利改善,本質上是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結果,而非需求擴張。既然供給側是核心,那么其未來會怎么演化就變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們仔細回顧中國歷史上的供給側改革——1998年紡織行業壓錠。 當前經濟的核心問題:供給而非需求 當前經濟的核心問題是供給還是需求?我們自2017年春季策略報告《新周期?障目的一葉》中就指出,2017年經濟數據表象上可能不錯,但是如果只是看到這一層面是一葉障目,這可能會誤導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判斷。要真正理解當前經濟所處的狀態,首先必須認清當前市場感受到的經濟、企業盈利改善,本質上是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結果,而非整體需求的擴張。 既然供給側是本輪經濟的核心問題,那么在供給側改革已推進一年多之后,未來會怎么走就變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們將在下文仔細梳理中國歷史上的供給側改革——1998年紡織行業壓錠的歷史經驗。 供給端調整的歷史經驗:1998年后紡織行業的前世 相似的背景和手段:1998年紡織行業去產能也是以行政手段為主。(當時的背景和政策手段參考了興業證券固收團隊2015年11月的報告《知往鑒今,改革那些事——1998年國企改革分析》。)1992年南巡后全國開啟了投資的熱潮,高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使得產能在90年代快速累積,其中包括大量的低效產能。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沖擊,這使得此前經濟快速擴張中隱藏的一系列問題暴露出來,包括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1/3明虧、1/3暗虧、1/3盈利)、產能利用率低(不少行業不足40%)、債務問題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選擇當時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改造難度最大、阻力最大的紡織行業作為突破口,試點去產能改革。1998年初,于年初發布了《關于紡織工業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解困扭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提出改革目標:從1998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壓縮淘汰落后棉紡錠1000萬錠,分流安置下崗職工120萬人,到2000年實現全行業扭虧為盈。
|
|